- 电子竞技,理想、虚构与现实
- 10个月前发布
- 游戏 | 其他 2288 1 0
2021,东京奥运年。由于疫情而延迟的竞技体育热情,在这一年重新点燃。将思绪回溯至2018年,电子竞技作为表演项目首次亮相雅加达亚运会。中国队不负众望,获得了英雄联盟和王者荣耀国际版(AoV)两大项目的团体金牌。Meiko和Uzi等六位选手拉着国旗,小心翼翼地站成一排,国内没有官方转播,无数人从各大二路直播间见证了这一夺冠瞬间。亚运赛后,田野将微博头像换成了身着中国队队服手持金牌的一张照片。后来,有许多人将2018年称之为中国电子竞技新时代的开篇,而那也正是我接触电竞项目的开始。
电子竞技经历过很多误解。向别人叙说这是体育赛事,很多人摇头,并不认可;战队输掉比赛,也不乏出现“怎么游戏都打不好”的论断。即使阐明电竞早在2003年电竞就已成为我国正式体育竞赛项目,成功进入杭州亚运会,也不乏质疑之音。
可我们始终对电子竞技心存向往。我们记得夺冠夜晚的熠熠辉煌,也记得队伍未能进入季后赛后抱憾退场。
我想,大概许多真情实感热爱过电子竞技的人,都为电竞哭过。是赛场上遗憾落败的选手眼眶中不敢落下的泪,是夺冠时回望职业路的喜极而泣,是观赛者与战队之间的感同身受。
2021年7月底的某个深夜,东京奥运会上中国队乒乓混双惜败于日本队。半夜和同伴聊天,她说看见昕雯组合落泪,一直没能缓过劲来。这枚金牌仿佛唾手可得,而事实却与我们失之交臂。这一天夜里我发了一条朋友圈——“BO7熟悉的心碎感又回来了”,或许是习惯了电竞比赛的快节奏,也或许是平日里电竞赛事的高密集度,第六局比赛时群里纷纷议论“不要让二追四”,“等一个巅峰对决”。决胜局的0-7,似乎让所有人都不敢奢望胜利,可内心又难免不渴求一个奇迹。是“天糊”开局,可也想逆风翻盘。
或许我们都在思考一个问题——是不是所有的竞技项目,只有获得冠军才是真正的胜利?对于电竞而言,是屏幕上的Victory,是数据亮眼的结算面板,是赛季的最高荣誉。似乎所有人都认可,唯有拔得头筹才值得铭记。回顾奥运,苏炳添闯入男子100米决赛,举国欢腾的背后是大众对于竞技结果与拼搏之间的包容。队史的突破,“魔咒”的失效,禁锢的解锁,同样让人铭记,令人动容。
作为一名“杂食性”电竞观众,我会观看MOBA、FPS等各类游戏的职业联赛。或许由于游戏本身特性导致赛制有所差异,然而内中的竞技精神却是相通的。我们逐渐同偶尔的失利与长久的遗憾和解,有时,或许登上赛场,站上更专业联赛的舞台,已是选手职业生涯的辉煌。
电子竞技的魅力,在于赛场上令人潸然泪下的瞬间,在于那些落寞失意的背影,在于一朝天下知的声名。
在竞技的过程中我们都不清楚胜负何如,甚至无法百分百预知局势的走向。电竞赛场上的临场战术反应带来的可能是破局的希望,也可能让队伍错失得分机会。竞技当中的果决和自信,是观赛者和选手同时期望的。有时阻拦我们的并不是能力,而是心态与选择。
在英雄联盟S11总决赛上,赛前几乎无人看好的LPL赛区战队EDG以3-2击败韩国LCK战队DK,成功夺得全球总冠军。不破不立,从口号化作信念,从意识走向现实。曾经的止步8强,往日的低谷浮沉,在捧杯的片刻尽数化作功成名就的序章。EDG.Meiko成为了LPL第一个大满贯选手,而曾经作为Faker替补的“小学弟”Scout也终于如愿以偿,在S赛拿到了FMVP荣誉。总有人记得争冠路上的风雨,乘着意志走向高峰。
我在电竞路上认识了许多人。有活跃在全国大赛、高校联赛等大众赛事的解说,在朋友圈记录着解说过的每一场比赛,成百张战队、选手数据分析和特点归纳,见证着她在电竞解说领域的坚持。有官方赛事运营部门的实习生,发布着赛事相关讯息,奔走在总决赛后的采访席间。有热衷于比赛的高校学生,参加高校联赛、城市联赛,同队友一起夺得冠军,共享荣耀。他们站在电子竞技的台前幕后,为了竞技精神,为了一场又一场电竞赛事,为了电竞得到更广泛的认可耐而撑持。
我们都热爱竞技本身。是赛场之上,也是生活本味。是金色雨落在青春,凝结在一方屏幕,一群人。